我想說,如果深澳線真能復駛,那就太好了!
隨著基隆海洋科技館即將在明年正式開放,停駛數年之深澳線終於傳來復駛之好消息,對許多愛好鐵道旅行者,又多了一項新選擇。回想起過去數年來,隨著大環境改變,許多鐵道方面之美好事物出現極大轉變,不是消失就是呈現另一個全新面貌,雖然說是隨時代進步或環境改變而必須轉型,只是在許多人心中總是略帶遺憾。
751次煤列到達深澳電廠後,S402隨即進行調度,預定將空煤列(752次)牽引回瑞芳站。
S402於深澳電廠調車之情景,如今都成了歷史回憶,只能在相片中回味了。
台電之調車機亦隨即出動,將煤列牽引至卸煤區,只是不知道如今是否仍安好?
本來弟在今年五月份將本文之照片整理好後,卻因為個人怠惰而拖延至今方完成文字敘述,說來實在該打。只是弟衷心期望復駛之範圍至少能至八斗子站,讓旅客們能有機會欣賞海天一線和鐵道之美,使鐵道旅行能夠在台灣更加蓬勃發展,如同日本一般成為一門顯學。
中國時報【張謙俊、陳俊雄╱綜合報導】
被譽為台鐵最美支線鐵路的深澳線,歷經腰斬、二度停駛的命運,拜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將在明年正式開館營運之賜,最快在明年初就可重新復駛,讓遊客及鐵道迷得以重窺深澳線海天一色的迷人風光。
深澳線會不會復駛?最近成為鐵道迷的注目焦點。這條從運送金銅礦砂、客貨兩運,到最後依賴運煤而苟延殘喘的支線鐵道,雖被喻為台灣最美麗的支線鐵道,但卻命運多舛。
當年為配合台二線濱海公路修建,深澳線先拆除濂洞、海濱、瑞濱三站的鐵道設施,部分鐵道用地、站體設施轉售民間,深澳線全線復駛也成為絕響。不過瑞芳到深澳電廠的鐵路雖自二○○七年停駛,但因海科館開館,深澳線反在停駛四年後可望「起死回生」。儘管復駛傳言不斷,但深澳線起始站的瑞芳後站,迄今卻遲未動工,讓不少鐵道迷引頸期盼。
台鐵表示,深澳線軌道未遭嚴重破壞,站體結構也保存良好,只要經過整修即可投入復駛。台鐵也將與海科館合作規畫增設「海科館站」。
復駛後的第三代深澳線,長度不及第一代瑞芳到濂洞的十二.三公里,也與第二代的瑞芳到深澳站的六公里有差,由瑞芳至海科館站,僅四.二公里,採單線運轉,每半小時發一般車,平日編組為二至三輛車,假日編組為三至五班車,最高運量為每日一六四三○人。
原先讓台鐵卻步的每年逾二千萬元虧損問題,將在海科館正式營運後,由相關廠商每年支付三千萬方式彌補財務缺口,解決復駛的最大難題。